近日,一位內地女游客在結束數天的香港之旅后,于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瞬間引發網友廣泛討論。
該游客表示,此次香港之行,通過搭乘捷運、巴士,以及在尖沙咀就餐等切身體驗,深刻感受到香港在交通、飲食、住宿方面的消費水平 「貴出天際」。
巧用分段乘車節省開支
該游客在帖文中透露,和港人同行時,學到了一項獨特的 「省錢寶典」。
在乘坐香港捷運時,不選擇直達目的地,而是中途下車,等待幾分鐘后再進站繼續乘車。她調侃港人在高物價下,都在努力生活。
從她曬出的賬單流水來看,一筆捷運消費高達 44.3港元。網友分析,這可能是從羅湖 / 落馬洲口岸出發的列車,或者機場快線這類特殊線路,普通線路通常不會這麼貴。
如果在中途的上水站出站換乘,確實能節省一部分費用。此外,乘坐巴士出行花費更少,比如從落馬洲乘坐巴士到天后,僅需27港元。
尖沙咀就餐遭遇高價不新鮮菜品
在尖沙咀一家餐廳的用餐經歷,同樣讓這位游客氣憤不已。賬單顯示,兩人共消費609港元,點了小食、主食和兩道葷菜。
其中,售價 328 港元的 「黃咖喱珍寶蟹肉配蒜蓉包」,實際上只有 6 片面包和一小碗咖喱蟹肉醬,讓她直呼不值。
更糟糕的是,「特色脆雞拼盤」 中的翅根有哈喇味,為此餐廳給予了 10% 的全餐優惠。
網友熱議:物價合理與否各執一詞
評論區里,網友們圍繞香港物價展開了激烈討論。不少網友表示,香港公共交通價格總體合理,僅特定線路收費較高,選擇巴士出行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
在餐飲方面,本地網友指責游客擇店不當。尖沙咀廣東道屬于繁華地段,在此選擇食用珍寶蟹肉等菜品,價格自然不菲。
有網友稱自己日常吃飯多在 150 港元以內,400 多港元的消費已算較高。
還有網友將香港物價與北京對比,指出在北京喝一壺茶就要 188 人民幣,相比之下,香港物價并不算離譜。
這次討論,不僅反映出內地游客對香港物價的直觀感受,也體現了不同地域網友對香港消費水平的多元認知,為計劃前往香港旅游的人們提供了寶貴參考。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