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飯菜!這道菜把我整懵了 今天被公司食堂狠狠上了一課!午飯打菜時,瞅著這盤青椒炒「肉片」 吃第一口直接裂開!口感像嚼塑料,腥味直沖天靈蓋,完全不像常見的雞鴨。看這紋路,不會是豬肝吧?(食堂大廚是跟豬肝有啥「仇」,能做成這樣 ) 有沒有同款食堂受害者?下次再遇這種謎之肉,趕緊不打了!
中午12點的食堂喧囂如煮開了的水,蒸騰的氣味、餐盤碰撞的鏗鏘聲、排隊隊伍的涌動交織成疲憊中的儀式。不銹鋼餐盤滑向打菜窗口,一道油光發亮的青椒炒「肉片」率先落入盤中,肉片被刻意切得平整單薄,青椒泛著不自然的鮮亮。我暗自揣測這肉該是雞脯肉無疑——廉價午餐里能有多少奢望?無非是塞腹之物罷了。
午餐剛落座,餓意裹挾著希望,我迫不及待夾起一片送入嘴中。牙齒切下去的剎那卻如咬在堅韌的皮帶上,一種古怪的滯澀感和彈力死死抵住齒尖。還未等驚異成形,一股濃烈刺鼻的腥膻之味如滾燙的沸油,蠻橫地沖破鼻腔的閥門,直沖頭頂深處!那絕不是熟悉禽肉的腥,亦不是鮮肉的腥,而是屬于內臟的、潮濕角落里彌漫的陳腐膻氣,帶著某種黏膩的銹味,幾乎要在喉頭凝成一塊。喉結本能地上下一滾,胃里泛起了不祥的暗涌。
強忍著扔下筷子的沖動,強迫自己低下頭,第一次認真審視盤中這異類。它薄得均勻卻僵硬,表面呈現一種怪異的光澤感,紋理不是禽肉細密的肌理,亦無豬肉肥瘦分明的條紋——那是如同極細密水波紋般層層迭疊、混亂無序的圖案,縱橫交織,布滿一片片慘白微褐的地帶。
陽光穿過餐盤,那些脈絡竟隱約透出一種令人心悸的暗紅。
腦子里紛亂如麻:豬肝?雞胗?還是某種從未見識過的神秘加工品?鄰座同事看我呆滯凝固,小心翼翼問:「咋了?不好吃?」我猛地回神:「快嘗嘗,這到底是什麼肉?不像雞鴨……」他猶疑夾起一片入口,瞬間整張臉扭曲緊縮:「嘔……腥!」他吐出嚼不爛的「肉片」:「豬肝?」這二字如冰水澆頭。食堂竟用腥氣如此濃重、口感如同塑料鞋墊的豬肝作為青椒炒「肉片」的主角!每一片慘白紋理下都像是凝結著大廚對這項食材深沉怨念——若非深仇大恨,何至于將本已氣味兇猛的豬肝,炮制出直擊靈魂的腥氣炸彈?是故意讓它們在這青椒與醬油的偽裝下,悄然伏擊打工人本已脆弱的胃口?
眼前盤中剩余那油亮亮的「青椒炒物」,再無一絲充饑誘惑,像一盒精心偽裝的謎團,凝固成我職場食堂認知的一堵冰冷界碑。對一口食物本味的追求,成為打工人無處言說的微小奢望。
那盤詭異「肉片」的驚悚滋味與深嵌腦海的詭異紋路,化為食堂的警示標志——下一回,當青椒或其他掩護體再次托起這些身份不明、色厲內荏的「肉片」時,盤中之物再光鮮油亮,也務必果斷繞行!任憑香氣如何誘人,都不足以抵消味蕾與嗅覺聯手發出的尖銳警告。在食物盲盒大行其道的食堂江湖,那些裹挾著異樣腥膻、彈牙如橡膠般的蛋白質,已用最猙獰的模樣昭示——身份不明的肉片背后,往往是一場隱秘的味覺埋伏戰。
親愛的食堂戰友們,你們盤中那道詭譎的肉片究竟是何方神圣?這晦暗不明的肉片江湖,還埋伏了多少我們未曾識破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