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死亡降臨之時,你會如何抉擇?
有的人追求時間的寬度,尊崇「好死不如賴活著」,即使生不如死,也想活得時間長一些。
有的人追求生命的寬度,在彌留之際,寧愿離開醫院,多看一眼外面的美麗風景。
這兩種選擇,無所謂好壞,但絕大多數人在臨終前,未必能選擇自己的結局。
當死亡降臨時,我們開不了口,說不出話,命運,只能交給自己的家屬來決定。
而絕大多數家屬,或出于親情,或出于不舍,或因為面子,都會選擇前者。
這對將死之人來說,是否公平?
很多人因為患病,在彌留之際,都會承受巨大的痛苦,且根本無法治愈。
所謂的繼續治療,大多數時候,都是家屬的一種自我感動。
這種感動,則是病人用巨大的痛苦換來的。
這個時候,放棄治療,讓親人能夠體面地離開這個世界,是否是種更好的選擇呢?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通往地獄的道路,充滿善意的謊言!」
「當一個人死亡之前,大家會有很多善意,這些善意未經篩選,常常會讓病人死得很慘!」
台灣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見過太多這樣的例子。
年輕時候的他,跟其他醫生一樣,相信只要全力救治,就一定會有奇跡發生。
但是現在的他,堅決反對過度治療。
「過度治療,只是延長病人的死亡過程,并不是有意義的治療,只會給家人帶來更大痛苦!」
讓黃勝堅明白這個道理的,是他遇到的一起工人觸電事件。
工人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昏迷不醒。
黃勝堅曾經見到過很多這樣的病人,他明白,即使被救過來,工人也只會成為植物人。
于是,黃勝堅找來病人的妻子,詢問她的意見。
妻子淚眼婆娑地表示,如果是我的話,當然要全力救治,說不定會有奇跡發生。
黃勝堅知道,這樣的奇跡并不會發生。
于是對工人妻子表示:「你丈夫還有沒有其他親人,最好還是再詢問一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