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難怪甄嬛要整治余鶯兒,除去給甄嬛下毒,看她還做過啥事

導語:有句話叫「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也就是說,你的身份和福祿如果遠遠高過了你的德行,那麼,這種榮華富貴一定不會長久的。因為你的德行不配擁有這一切,所以,只會損耗自己的福報。

1、什麼叫「德不配位?」

這個話題甚至可以引申到家長過分寵溺孩子上,越是過分被家長寵溺的孩子,往往越是多災多難。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孩子剛剛立世不久,根基尚淺,尚未為自己積德行善,或者說還沒有為家庭、社會做貢獻,就享受了如此多的厚愛, 反而會折福折壽。

《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就曾經叮囑鳳姐:「 以后奶奶少疼一些大姐兒就是了,她小小年紀,怕經不起。」

而馬道婆也對賈母說過,給寶玉供奉燈油不宜過多,哥兒年紀小,反而會經不起,倒怕折福折壽了。

言歸正傳,《甄嬛傳》中的余鶯兒就屬于德不配位型, 她雖然沒有華妃的家世好,也沒有華妃的位份高,卻過早地擁有了華妃的囂張跋扈、張揚狠辣。

她并不僅僅是給甄嬛下毒,而且還另做了一件更惡劣的事,她居然將碎玉軒的史美人打入了「慎刑司」——也就是崔槿汐後來被關押的地方。

一般進了慎刑司的嬪妃或宮女,都活不了幾個月。這件事不但史美人遭到迫害,而且還殃及到了淳常在,把淳常在嚇得大哭。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原著原文如下:(為方便大家閱讀,我把原著原文里的人稱與人名換成電視劇里面的人稱與人名了,基本情節不變。)

2、余鶯兒越職權,降罪史美人

原來,晚膳后大雪漸小,史美人在淳常在處用了晚膳正要回宮,淳常在便送她一程。天黑路滑,點了燈籠照路,誰知史美人宮女手中的紙燈籠突然被風吹著燃了起來,正巧妙音娘子坐著鳳鸞春恩車駛了過來,駕車的馬見火受了驚嚇,饒是御馬訓練純熟,還是把車上的妙音娘子震了一下。

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可是妙音娘子卻不依不饒。史美人仗著自己入宮早,位分又比妙音娘子高,加之近日妙音受寵,本來心里就不太痛快,語氣便不那麼恭順。妙音娘子惱怒之下便命人把史美人關進了「慎刑司」服役。

淳常在與史美人都是碎玉軒的嬪妃,史美人住在西配殿,淳常在住東配殿,甄嬛是一宮主位。

既然同殿住著,交集自然就會多一些,相互走動,一起吃個飯啥的也很正常,不料一頓晚飯竟引發一場災禍。尤其是史美人簡直如同禍從天降。

「慎刑司」是廢黜的妃嬪和犯了錯的宮女內監關押服苦役的地方。史美人既未被廢黜,又不是犯錯的宮女,怎能被關入「慎刑司」?

甄嬛忙問道:「有沒有去請皇上或皇后的旨意?難道皇上和皇后都沒有發話嗎?」

淳常在茫然地搖了搖頭,拭淚道:「妙音娘子說區區小事就不用勞動皇上和皇后煩心了,誰要驚擾了皇上皇后定不輕饒。」

也就是說,妙音娘子沒有帝后手令,竟私自下令把宮嬪關入了「慎刑司」。 即便是華妃要處置比自己位份低的嬪妃也要先請示皇上,并向皇后報備一下,哪怕是象征性的。

畢竟,曾侍過寢的嬪妃都是皇帝的女人,即便皇后也不敢擅自處決,當初華妃賞夏冬春一丈紅 ,也就仗著夏冬春還沒侍寢罷了。否則,華妃絕對不敢公開犯法違紀。即便想要除掉沈眉莊也是用暗箭,而不敢用明槍。

然,余鶯兒居然囂張跋扈到如此地步,連一向沉穩的甄嬛都為之震驚了。驕橫如此,真是聞所未聞!

甄嬛暗忖:「如此恃寵而驕,言行不謹,恐怕氣數也要盡了。」

余鶯兒的作死模式并未就此打住,而是仍然在繼續。并且還敢迎風作案,在太歲頭上動土。

後來,甄嬛得寵,被皇帝破例晉封貴人,余鶯兒大怒,竟甘愿冒險為華妃剪除異己,給甄嬛的湯藥中下毒。

原本,甄嬛對史美人的事可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料,這余鶯兒自不量力, 居然還把毒手伸到了自己這里,那就怪不得甄嬛鐵面無情了。

甄嬛索性把她在依梅園冒充自己的事,以及後來對史美人下毒手的過程一并稟告給了皇帝。數罪并罰,余鶯兒再無翻身的可能了。甄嬛怕夜長夢多,節外生枝,所以親自到冷宮去監督蘇培盛給余鶯兒行刑。小夏子幾乎勒斷了余鶯兒的脖子,甄嬛看到這里,才覺得出盡了胸中的惡氣。

這余鶯兒正應了那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僥幸得寵就該好好惜福,多行善事,以自己的恩寵去幫助不得寵的嬪妃,這樣才能獲得人心,積累福報,像她這種根基淺薄又無容人之量、且不懂得拉攏人心的人,不招災惹禍才怪。既然已經惡貫滿盈,那就得自嘗惡果呀,此正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用戶評論

2023/3/26 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