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蘭籌辦了一場盛大的合府宴,邀請了京城各大世家的大娘子前來參加。
然而,擔憂紕漏的事情發生了。英國公家的獨生女,張大娘子,不僅當著眾人的面羞辱了明蘭,還縱容她身邊的嬤嬤欺負了小鄒氏,導致氣氛緊張和不愉快。
雖然表面上看,張大娘子似乎是被康姨母和小秦氏三言兩語激怒,然而,實際上,當她在合府宴門口看到小鄒氏跟隨而來,她已經做好了制造混亂的準備。
她的行動有三個明智之處。
首先,她打算驚動小鄒氏背后的「神仙」。
張大娘子是由官家為了籠絡舊臣而特意賜婚的,而小鄒氏則是擁有皇家誥命的寵妾。盡管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矛盾,但皇室很少干預家庭事務。
有句話說:「欲使人犯錯,必先讓其瘋狂。」小鄒氏的肆無忌憚行為越來越放肆,特別是她私自前來參加合府宴,讓在場的大娘子們都感到不滿。張大娘子清楚,如果她故意制造混亂,讓在場的人都看到了小鄒氏,這將引起皇后的注意。
所以,張大娘子初始打算離開,但當她看到小鄒氏后,她決定留下來,因為她知道這個機會可以喚醒皇后的警覺。
第二,她試圖捍衛英國公家的名譽并安撫父母。
英國公夫婦性格堅韌,而且非常重視禮教,他們從一開始就不看好禹州的家庭。
如果他們得知自己的女兒在公開場合受辱,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他們會感到非常憤怒。這可能引發親子之間的矛盾,而張大娘子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發生。
她嫁入了沈家,擔負了朝政的責任,同時她也想盡孝道,維護家族的名譽。她不愿看到家庭的名譽受損,也不愿讓父母擔心。
通常情況下,她不輕易外出,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看到她受挫的一面,以免消息傳到父母耳中讓他們擔憂。然而,當小鄒氏出現后,這種情況改變了。她認為現場有眾多八卦興趣的大娘子,如果她不還擊,英國公府將淪為眾人嘲笑的對象。
因此,她不僅訓斥了小鄒氏,還示意嬤嬤教育她,這樣做的同時,她既維護了英國公府的名譽,也向父母傳遞了一個信息:她并沒有因婚姻的挫折而消沉。
張大娘子的行動既是維護家族聲譽,也是安撫父母,防止不必要的家庭矛盾。
第三點是要制止小秦氏的惡言惡語。
誰言是非者,即是非非之人。在英國公夫人壽宴上,明蘭夫婦并未受邀參加,但小秦氏卻趁機散布有關明蘭的不良言論。雖然小秦氏表面上看起來和善,但實際上她并不是個正派之人。
張大娘子也是個博學多識之人,她明白這一道理。因此,當她懲治小鄒氏的同時,也讓她對明蘭進行口頭責備。
她的意圖是要讓眾多親朋好友明白,她所做的是為了為小秦氏出氣,她們不應忘恩負義。
通過今天在合府宴上的一番風波,大家都親眼見證,不要再把這些事情拿來找茬。
如果你打算在張大娘子父母面前挑撥離間,讓她們心情煩躁,那你將會毀掉自己的淑德貞良形象。
如果你喜歡扮演好人,那就要一直保持下去。張大娘子完成了她的使命后,回到家便宣稱生病不出門。
這時皇后非常擔憂,只好派明蘭去代替自己前去安撫,這才使張大娘子順利退場。
這位出身武將家庭的女子,展現出了高明的策略,她不求巴結爭寵,但卻善于運用策略,玩轉局勢。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