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雖是一介女流,卻在海運上撐起一片天空,她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果敢的決策,引領華光船運穩步前行,實現了連續八年的盈利佳績,其創造的商業價值甚至比董明珠的影響力還要大。
事業順風順水,感情卻一波三折,好在,40歲嫁給小15歲,門當戶對的富三代,三年生倆。
為了經營好家庭,她放棄一手打造的海運事業,拱手讓給弟弟。
這個灑脫的女子就是趙式明,一個在全球船遠上名號響當當的人物。
趙式明的爺爺,趙從衍,是華光船務的創始人,一個從上海遷徙至香港的有名大律師。
在抗日戰爭的陰霾下,趙從衍不甘為日本人服務,毅然決然地帶著全家遷往香港,用一艘二手貨船開啟了家族的航運傳奇。
趙從衍以勤勞和誠信為本,將華光船運發展成為香港航運業的翹楚,朝鮮戰爭期間,他冒險走私,賺得盆滿缽滿,從此奠定了華光在航運業的地位。
隨著香港國際地位的提升,趙從衍抓住機遇,擴充船隊,使華光海運在70年代成為擁有超過60艘船只的航運巨頭,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風頭無兩。
然而,家族的輝煌并沒有一帆風順。
70年代石油危機爆發,全球航運業陷入困境,華光海運也不例外,背負巨額債務。
在這個艱難時刻,趙式明的父親,趙世光,與叔叔趙世彭攜手,經過十余年的艱苦奮斗,終于使華光海運走出困境,重回正軌。
正是在這樣一個家族背景中,趙式明成長起來,從小就耳濡目染家族的航運事業,她的人生軌跡似乎早已被設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