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學校陸續開學,很多暑期檔的電視劇紛紛迎來大結局。有些是Happy Ending,有些則是意難平,還有一些則讓很多觀眾不忍告別,申元浩執導的《機智的醫生生活第二季》就屬于這一種。
作為一部經典神作的續集,《機智的醫生生活第二季》同樣不辱「機智系列」之名,從單集開播時拿到的10%收視率,到大結局時創下14.08%的佳績,第二季的《機醫》再次用溫暖的親情,甜蜜的愛情以及真摯的友情給觀眾帶來了一次治愈之旅。而豆瓣9.8的高開分數,到大結局當日9.6分,可以看出,《機醫二》播出后的進程是完美的高開、高走、高收。這些都讓《機智的醫生生活第二季》有望成為今年最佳韓劇。
不懼年齡、不厭工作、不制造焦慮、不完美的結局。每一個被著上筆墨的點都讓觀眾看到努力生活所帶來的幸福感。將醫生變成最平凡的神,是《機智的醫生生活第二季》分數比肩第一季的致勝密碼。
觀眾用真實的感受表達了對這部劇的喜愛,也用漂亮的數據給國劇的創作者們留下了思考。
長久以來,職場劇都是國劇的短板,精品甚少。就拿前段時間熱播的《理想之城》來說,盡管孫儷和趙又廷的演技在線,配角性格鮮明,職業背景刻畫也比較明確,但作為普通觀眾,《理想之城》依舊沒有給我帶來太多來自職場風云的感動,亦或者說職業干貨。
編劇用一句「造價表就是關系表」,將造價師這個專業性強,工作量大的職業一筆帶過,女主角蘇筱堅持的「實力至上」到頭來還是變成人脈關系,飯桌生意以及夏明喝下去的伏特加。
「職場不職業,專業不專注」似乎已經成為國產職業劇的常態。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