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網購被詐騙集團以「假賣貨便客服」誘騙填寫個資,損失27萬元。(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網購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近期詐騙集團又出新招,自稱買家或賣家要求透過「賣貨便」交易,傳送假連結誘騙填寫個資,就有女大學生因此損失了27萬元,崩潰直呼「全部的大學學費都被騙走了」;還有醫師也被相同手段騙過,差點荷包大失血。
一名女子在Threads發文分享,為了買450元毛巾結果損失27萬,大學學費、出書的錢全被騙光,她曬出對話截圖,只見對方自稱是「賣貨便線上客服」,以賬號有安全疑慮為由,要求她提供姓名、電話、銀行賬號等個人資料,接著再騙她填寫餘額數字進行驗證,等反應過來錢已經沒了。
(示意圖/網絡)
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也曾中招,他在臉書社團販售遊戲片,結果收到一名網友私訊,要求用「賣貨便」交易並附上連結,蔡明劼依照指示加入「假客服」LINE賬號,稱開通銀行權限要填寫個資。
過程中對方詢問銀行餘額,然後要求他轉賬給某指定戶頭,金額輸入49950元,並強調不會真的轉賬,只是開通權限的驗證碼,但蔡明劼覺得可疑,決定改輸入5元,按下確認發現轉賬成功,這才警覺遇到詐騙了。
(示意圖/臉書)
知名反詐App「Whoscall」的小編也分享「賣貨便詐騙」典型手法,假買家會主動聯繫想購買商品,並強烈推薦使用黑貓宅急便、7-11交貨便、新竹物流交易;接著提供假物流連結,誘導賣家進入偽造的交易網站,要求填寫個資;然後製造交易問題,假平台會顯示「交易失敗」或「賬號異常」,要求賣家透過 LINE聯繫「客服」。
之後假客服以「賣家未認證」或「金流協定問題」為由,要求提供銀行賬戶、信用卡資訊,甚至支付「驗證費」,一步步讓賣家落入圈套。
「Whoscall」提醒,正規物流公司不會要求提供銀行賬戶或支付額外費用,並提供以下5招防范「賣貨便詐騙」:
使用正規交易平台:若買家指定特定物流平台進行交易,應提高警覺,先確認該網站是否為官方管道,避免誤入詐騙假冒網站。 拒絕額外驗證要求:物流公司不會要求提供銀行賬戶或信用卡資訊,更不會索取「驗證費用」。 遇到交易問題,找官方客服:永遠透過官方網站或APP聯繫客服,不要使用陌生人提供的聯繫方式。 遇到可疑情況,立即求助: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或向警方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