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甄嬛傳》播出十年后再刷,才明白說這句話的人才是甄嬛在后宮保命晉升的關鍵。
此人整部劇只出現了4集,每次不超過5分鐘,她就是甄遠道的妻子,甄嬛的母親。
甄母在傳宗接代為女人頭等大事的封建社會,沒有兒子,只生了兩個女兒,竟然能夠讓甄父一生沒有再娶,穩坐甄家唯一女主人的位置。
在古代三妻四妾稀疏平常的婚嫁傳統中,甄父在外面搞了一個外遇竟一直耿耿于懷,滿懷愧疚。就連外遇死了,孩子(浣碧)帶回來都不敢光明正大的養,只能在甄家做一個侍女。
作為一部講述封建社會女[性☆生☆活]的大戲,全劇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她這樣。
這樣一個御夫有方的厲害角色,作為甄嬛的最強輔助當之無愧。
甄嬛能夠成為皇上身邊最重要的女人,最后問鼎后宮,與甄母每一次出場都息息相關。
甄嬛入宮時是一個17歲天真爛漫充滿愛情幻想的少女。臨別之時,甄母傳授給她第一個宮斗技能——了解你的男人。
她說:「將來你若能有福氣做皇上寵妃自然是好,但自己的性命更緊要。」
這句話乍看只是母親對女兒在宮中生活的關心和擔憂,囑托她不要妄求榮華富貴,以保命為先。
甚至不會讓人與夫妻相處或者后宮爭寵聯想在一起。
可是《甄嬛傳》的妙處就在于很多對白是前后呼應,是有隱喻的。
回看之前父親甄遠道在房間與甄嬛托付浣碧身世事的一番話時就會明白甄母這番話的妙處和高明。
甄父說:「若無完全把握獲得皇上恩寵,你可一定要韜光養晦,收斂鋒芒,為父不指望你日后能寵冠六宮,能舒心快樂,平安終老就好。」
甄父甄母的囑托竟如此相似,簡直是如出一轍。
這就是甄母的目的,她要甄嬛知道要想抓住一個男人的心,首先是要了解這個男人,想他之所想,急他之所急。
當時甄母說這番話時甄父就在旁邊,說完后,甄父連連點頭,露出了老懷安慰的表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