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生如故的殤點,不止在于結局,周生辰被剔骨以及時宜從城樓縱身而躍,最讓人刻骨銘、殤到深處的,是更多的是作為觀眾的我們,從頭到尾都與角色共情。
從《周生如故》第一集開端,他們之間就存在著種種障礙,由于預知結局,所以,只需是兩個人的對手戲,看著他們相愛不能、不敢愛,就會很難受。
到阿娘接十一回去完婚,感情迸發。
再接著,斷斷續續的情感隱忍,到最后師傅的剔骨之刑,十一的城樓一躍而下。
主線里一場接一場無法遺憾的情節,讓剔骨和跳樓的結局變得必然。
主角那種無奈的壓迫感和無力改變的窒息感,藏在《周生如故》的每一場戲里。
周生辰這一步,注定下場凄涼
周生辰立下誓詞,終身不娶妻生子,不留子嗣。
有大義格局的周生辰,只這一步,就必定了,他下場蒼涼。
無力改動的結局,不單是愛情,還夾雜著家國,最后一集跳樓那塊兒,周遭幾個角色的一些行為表情特寫,讓人痛上加痛。
曉得過程,曉得結局,卻無法改動的無力感,曉得不可能但忍不住心動,想要靠近卻不能的無力感,結局變不了。
每個時期都有英雄,但英雄難當,南辰王對得起一切人,心胸好心,但每個人都在算計防范他,唯有十一真的懂他。
《周生如故》前面甜的地方,立馬也會渲染出悲傷的心情,一同坐船喝菊花酒明明那麼溫馨,后面時宜變相告白,立馬又把無力感拉滿,他心里不曉得怎樣辦才好,既不能標明心意,又不能相守,他只能守于屋外一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