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駕駛怎麼管理,別的國家早就有制度,交通部也早就做過研究。
首先,高齡駕駛的管理不能一刀切規定『超過幾歲就不能開車』,否這只是製造更多的不公不義跟社會問題,尤其在台灣這個連國道客運都一家一家倒閉的大眾運輸荒漠,直接一刀切只是把老人困家中。
看看其他國家怎麼做:
日本:
從75歲起換照時強制認知測驗,一旦有失智傾向,必須經醫師評估;而有違規紀錄的75歲以上駕駛,還必須「實地路考」通過才能換照。
2022年實施後,日本也設計了一套「鼓勵主動繳照」制度,交回駕照的長輩可獲得計程車補貼、商店折扣等生活支持。
美國(以部分州為例):
70歲以上不能用郵寄或網路換照,需本人到場。
80歲以上每次換照須附視力檢查證明。
75歲以上(伊利諾州)必須每次通過路考。
87歲以上每年重審一次。
歐洲:
很多歐洲國家沒有年齡限制以及換照制度,但有嚴格的醫師通報機制,有詳盡各項慢性病診斷手冊讓醫護人員知道正確的措施,一旦醫療體系判定病人反應變慢、視力變差,可藉由通報機制讓當地監理站決策後續處理方式,例如駕駛就會被要求回來進行上路測驗,或者直接強制撤照
這是在英國、紐西蘭、瑞典等等國的篩檢制度,而且是公開資料
台灣:
75歲以上駕駛人需每3年換照一次,並通過認知問答,所以兩年前這位78歲的駕駛能無痛換到駕照就是這樣來的。
重點是以上這些,還只是『高齡駕駛管理』,更不用說別的國家考個駕照動輒五六萬,長達一年甚至兩年的考照時程,從初期就培養駕駛人認真對待車輛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的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