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常在街頭巷尾捕捉新鮮事的小編,今兒在網上刷到一個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騎行畫面,網友們的神速科普瞬間解了惑,這份源于生活的樸素智慧值得分享給大家。
推文網友描述了一次行車途中的驚奇發現:「開車在路上時,看到前面幾個騎腳踏車的人」,他們有個共同且怪異的舉動——「屁股下面壓著一把樹葉子」。這奇特景象讓網友直言「屬實看懵了」,不禁發問:「這到底起個什麼作用?」 并在線求助:「有沒有懂的朋友出來解答一下。」
帖子迅速引來騎行愛好者和知情網友的解答,答案高度一致且指向實用功能:
核心功能: 網友明確指出這是
「用來擋泥」的。具體解釋:「由于賽車(公路腳踏車)沒有擋泥板。雨天騎車,后車輪會被飛起的泥水沾到身背后。用帶葉的樹枝墊在座上,就能防止泥水飛到身上。」
帶葉的樹枝形成一道簡易屏障,阻擋后輪甩起的泥水,保護騎行者的后背和臀部不被弄臟。 有網友分享經驗:「我都是用飲料瓶踩癟擋水,效果好」,提供了另一種DIY擋泥方法。網友強調此方法多見于「公路車」或「賽車」,因為這類車型追求輕量和速度,通常「沒有后擋泥板」。
一次看似滑稽的「屁股壓樹葉」行為,背后竟藏著應對實際問題的民間智慧?
剛開始看到「屁股壓樹葉」的描述,腦子里全是問號,完全想象不出那畫面有多逗。結果網友一句「雨天擋泥用的」,瞬間就通了!想想也是,公路車那光禿禿的后輪,下雨天可不就是泥水亂飛嘛。用帶葉樹枝當臨時擋泥板,這法子雖然看著土,但就地取材、簡單有效。
騎行愛好者們利用隨手可得的帶葉樹枝,巧妙地解決了公路腳踏車/賽車因設計追求輕量化而普遍缺少擋泥板所帶來的實際問題——
雨天騎行時后輪甩起的泥水會弄臟后背。這種簡易的「人體擋泥板」雖不美觀,卻有效、環保且成本低廉,是特定場景下(如突遇降雨且無專業裝備時)的應急妙招。網友補充的「踩癟飲料瓶」方案,也體現了類似的變通思維。此事件提醒我們:生活中的智慧往往源于對現實問題的直接觀察與靈活解決,看似「土氣」的方法,有時恰恰是最有效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