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愿意每年花幾倍的價格在孩子的學費上,公立學校免費的,是不是沖著學校的名聲和口碑呢?」
確切來說,不是。
拿我自己來舉例子吧,我家女兒從3歲開始上小托班,我給她選擇的是片區最好的私立學校,學校是15年制,如果不轉學,可以一直在這上到高中畢業。
我當初放棄公立幼兒園,讓孩子進入到這家私立幼兒園,真的不是沖著學校的口碑或者是對孩子有什麼特別期望選擇的,而是沖著家長選擇的。
這樣說可能很傷人,附近的公立學校和其他私立學校有很多非常好的家長,我的很多朋友都選擇讓孩子進入其中,但是同時我也看到了小區里一些讓我無法接受的孩子,也進入了這些所學校。
搶別人的玩具、朝其他孩子扔石子,推倒別的寶寶,孩子攻擊別人家長還護短……各種各樣的,見得多了,就開始擔心我家這個出門就變成小淑女的小女孩,很難寫想象如果她進入了幼兒園以后,班級里有幾個這樣的小朋友,她該如何適應。
當然了,我相信如果孩子進入了這樣的學校以后,孩子早晚都會適應,但是既然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我就不想讓孩子跟這樣的孩子有太多接觸,這就是我為什麼寧愿選擇花幾倍的錢,讓孩子進入到其他學校的原因。這也是很多其他家長選擇的原因。
以這個開篇,就是想說,與其說是人選擇了環境,不如說是在大家的共同選擇下,成就了環境。
劉德華現身女兒學校,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只是這一次,他不再是「天王」,不再是歌手,不再是演員,他只是一個平凡的家長,一個普通的父親。
跟他一起現身的其他家長都在忙著看自己的孩子表演,忙著給自己讀的孩子拍照,好像根本就沒有人發現他。
家長之間彼此都知道,同學的爸爸是劉德華,家長們肯定很清楚,只是家長并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麼,也不覺得自己的孩子和明星的孩子是同學有什麼。
孩子能進入這所學校,孩子能享受這樣的教育資源,相信家長的社會地位、經濟條件等等各方面都很高,自然不會大驚小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