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妃在后宮跋扈多年,皇帝未必一無所知,但他卻選擇聽之任之,并沒有懲罰華妃;這中間必然是有忌憚年羹堯的緣故,還因為曹貴人在身邊出謀劃策,但歸根究底,是因為華妃從未傷害到皇帝。
例如華妃陷害沈眉莊假孕一事,沈眉莊是直接受害人,甄嬛算是間接受害人,壓根就沒有傷到皇帝,更沒有損害皇帝的利益。
就像華妃間接害了甄嬛的孩子,最難過的是甄嬛,對皇帝來說卻是無所緊要的,理論上來說,只要皇帝愿意,妃子和孩子要多少有多少,他又何必在乎甄嬛的孩子呢?
至于華妃打殘夏冬春、溺死福子和淳兒便更與皇帝無關了,畢竟華妃不敢、也沒有權力和計謀去打殘皇帝,甚至是殺了皇帝;相反華妃深愛皇帝,對皇帝百依百順,這樣一個對外凌厲,對內溫柔的女人,怎能讓皇帝不喜歡呢?
說白了便是鞭子沒有打到皇帝身上,疼的人不是皇帝,皇帝本身也沒受什麼利益損失,自然也就對旁人漠不關心了;何況皇帝很喜歡華妃因為他吃醋的樣子,很享受華妃對他的愛意,又怎麼會覺得華妃狠心呢?
最重要的是華妃陪伴皇帝多年,總有情分在,皇帝是不希望華妃死的,如果不是曹貴人揭發華妃的罪行,讓華妃不得不死,說不定華妃的事會有轉機,所以他把責任都推到了曹貴人頭上,讓曹貴人背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