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樓上的怪味
婆婆去世后的第三周,六歲的女兒果果突然不肯進老屋。她攥著我的衣角縮在門檻外,指著西屋的雕花木床喊:「奶奶床下有臭臭蟲!」我當是小孩子胡鬧,直到打掃時發現床縫里鉆出幾只蒼蠅,才驚覺那股若有若無的酸腐味真實存在。
這床是婆婆的嫁妝,六十年的老榆木浸透了風油精和膏藥味。我掀開三層褥子,霉斑在床板上洇出人形輪廓,正中央赫然黏著個牛皮信封,封口處結著暗紅色蠟油——這是婆婆中風前最愛用的印泥顏色。
信封里的「催命符」
信封里裝著三張泛黃的紙:
2015年市醫院的肝癌確診書,患者姓名被涂改成公公; 2018年的房屋抵押合同,抵押人簽名是婆婆;
2020年的離婚協議書,男方欄空著,女方按著婆婆指紋。
我渾身發冷,想起五年前公公突然肝衰竭去世時,婆婆曾紅著眼說:「老頭子是被我氣走的。」而抵押的老宅房產證,明明鎖在我家保險柜里。
果果突然從床底拖出個鐵盒,里面裝滿幼兒園接送卡,每張背面都標著日期——全是婆婆接孩子時「忘」在口袋里的。最底下壓著張字條:「別讓果果爸知道。」
接送卡背后的秘密
循著接送卡的時間核對監控,畫面里的婆婆總在幼兒園轉角消失半小時。跟著她最后出現的地點,竟是一家私立腫瘤醫院。護士站的登記簿上,婆婆的名字從2015年延續到臨終前,患者關系欄始終寫著「孫女性果果」。
主治醫生翻出病歷本:「李阿婆每次都說孫女有遺傳病,可所有檢查結果都正常。
」我突然想起果果三歲時查出罕見凝血障礙,婆婆堅持用偏方治療,為此和我大吵一架。
床板下的活體銀行
掀開整張床板時,腐爛的霉味撲面而來。夾層里碼著整排采血管,標簽上全是果果的名字,日期從出生延續到上月。最內側的冷藏箱里,凍著十幾袋臍帶血——那本該在果果出生時就被處理掉的醫療廢物。
婆婆的手機突然自動播放錄音:「果果的病得用親人的肝,我這把老骨頭還能割兩茬…」背景音是主治醫生的勸阻:「大媽,活體移植違法啊!」日期停留在她中風前一小時。
凝血酶原的真相
法醫化驗采血管時,發現所有血樣都含超量凝血酶原。這正是果果病癥的「元兇」——婆婆長期偷偷在孫女飲食中添加藥物,偽造出遺傳病假象。而冷藏的臍帶血檢測結果顯示,果果根本沒有凝血缺陷。
「老太太是想用‘病孫女’綁住兒子啊。」老鄰居嘆息著遞來一沓火車票,2018年的車次全是果果爸出差路線,「她跟蹤你老公三年,生怕他學老大(亡夫)搞外遇。」
蠟印里的遺囑
整理遺物時,那團暗紅蠟印突然裂開,掉出張遺囑:「老宅留給果果,但要等孩子媽發現床板下的東西。」附著孕檢報告顯示,果果爸2015年做過結扎手術——而果果出生于2016年。
婆婆墳前,果果爸跪著燒掉一封信:「媽,當年你逼我娶小許,就是看中她和老大媳婦長得像吧?」風卷著灰燼飄向老屋,床板上的霉斑不知何時聚成了笑臉紋路。
最后的生日禮物
果果七歲生日那天,老宅門縫塞進個包裹。婆婆生前最愛的梔子花香里,躺著全套絕版芭比娃娃,發票日期是2014年——那是我流產第二天,她獨自逛遍全城買的:「給未來的孫女存著。」
床板重新安上時,果果突然指著花紋喊:「奶奶在笑!」逆光看去,霉斑竟真的勾勒出婆婆的側臉,嘴角還沾著孫女的生日奶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