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家蕩產的孝心2023年夏天,我和丈夫掏空所有積蓄,又貸款80萬,給植物人公公換上了進口智能護理床。這張床能自動按摩、監測呼吸,甚至能語音播報生命體征,但每月2萬的貸款壓得我喘不過氣。拆舊床那天,三歲女兒朵朵突然從床墊破洞里掏出一本存折,封皮上「王秀芬」三個字讓我渾身發冷——這是丈夫去世十年的生母,我的婆婆。
存折最后一筆交易停在2020年12月,余額顯示87萬。我顫抖著比對賬號,發現這竟是公公養老金賬戶的副卡,而主卡早在三年前就被丈夫拿去投資失敗。當晚十點,我抱著存折沖進派出所:「有人盜用植物人身份轉移財產!」
癱瘓背后的秘密員警調查時,銀行流水揭開驚人真相:從2020年1月起,每月5號固定轉出3萬元到某私立幼兒園賬戶。那正是我送朵朵入園的日子,而繳費賬戶名字寫的卻是小叔子王浩。更蹊蹺的是,護理床銷售合同上的公章,竟是小叔子剛注冊的空殼公司。
我翻出五年前的病歷本,公公中風當晚的急診記錄被撕掉一頁。護工偷偷告訴我,那晚小叔子來送過參湯,公公喝完后突然抽搐:「王浩當時搶著要擦嘔吐物,把垃圾桶都帶走了。」
床墊下的全家福拆開護理床底板時,夾層里掉出張泛黃合照:婆婆抱著襁褓中的王浩,眼角淤青未消。照片背面歪扭寫著「救命錢」,日期是婆婆交通事故身亡前三天。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