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同時娶了浣碧和孟靜嫻為側福晉,還給了浣碧管家之權;浣碧雖說是甄嬛的妹妹,但在外人眼中不過是個宮女;沛國公家的嫡女和一介宮女「平起平坐」,連權力都是人家的。
旁人議論起來,只會覺得孟靜嫻給她爹「丟臉」,但這正是孟靜嫻的聰明之處;管理王府并非易事,須得事無巨細、勞心勞力;少了這份苦差事,孟靜嫻自然有大把時間和果郡王培養感情了。
孟靜嫻頗通詩書,和果郡王找到共同話題并不難;即使她不灌醉果郡王,天長日久,也難保果郡王不會動心;一直以來,果郡王入宮都是帶著浣碧,可等孟靜嫻身子好些,果郡王就帶著孟靜嫻入宮了。
可見孟靜嫻在果郡王心中的分量是逐漸提升的;反觀浣碧一直忙著王府諸事,大大減少了與果郡王單獨相處的時間;最重要的是浣碧不愛在詩書上用心,和果郡王說話說不到一塊兒。
孟靜嫻假扮甄嬛才有了身孕,這方法是挺「下流」,但只要有了身子,果郡王勢必會關心她多一些而冷落浣碧,浣碧即使心里委屈也得憋著。
若是生下元澈后母子平安,即使果郡王不愛孟靜嫻,為了孩子也會時時去孟靜嫻房里;到時浣碧的處境會更加艱難;其實浣碧假扮甄嬛只會更像,但她的自尊不允許她做替身。
浣碧希望果郡王愛她,是因為她本人的優秀,而不是因為她的氣韻像甄嬛;其實浣碧大可以讓果郡王教她詩書,既能增進感情,又能培養共同語言,依果郡王的性子,說不定非常愿意教她,只可惜浣碧并沒有想到這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