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參加秀女選秀這集時,感覺甄嬛的前后表現很奇怪。
甄嬛不想進宮,于是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祈求自己被撂牌子,不要被選中。
身邊的丫鬟知道她的心思,流朱還說別人家的小姐都求入選,唯獨她們小姐求撂牌子。
甄嬛不想進宮這事,就連溫實初都知道,他假借幫助甄嬛的名義,送家傳玉壺,其中有何意圖,傻子都能看出來。
這段劇情中,甄嬛不想進宮的心思表現得很明顯,但是她之后的種種行為卻起了反效果。
甄嬛認為參加選秀時不打扮自己,穿著樸素,不會引人注意,就不會被選中。
但恰恰相反,甄嬛的這種想法反而會讓她更引人注目。
為什麼呢?
因為其他秀女衣著華麗,打扮得花枝招展,唯獨甄嬛不打扮、穿著樸素,這樣一對比,就讓甄嬛特別突出。
除了穿衣打扮,甄嬛的行為舉止也特立獨行,讓人印象深刻。
比如面見太后和皇帝時,其他秀女都小心翼翼,生怕有疏漏,但甄嬛卻有點大大咧咧,這種重要場合還能走神,第一次喊她名字時還在發呆,沒反應過來。
這種與眾不同的行為,更容易引起皇上和太后的關注。
就像安陵容已經被淘汰了,但是她沒有垂頭喪氣,反而叩謝太后和皇上,這種表現與其他秀女都不同,才引起太后關注,通過了選秀。
繼續說甄嬛,皇帝問她名字里的嬛是哪個字時,如果不想表現自己,完全可以直接說字,但甄嬛說了一句「嬛嬛一裊楚宮腰」,這句話更加深了皇上對甄嬛的印象,所以後來才反復念叨這句話。
太后試探甄嬛時,往她腳下灑水、扔貓,甄嬛淡定從容,一點不驚慌,反而把旁邊的孫妙青嚇得花容失色。
看這段劇情時,不禁產生一個疑問。
既然甄嬛不想進宮,為什麼不表現得差一點?比如學學孫妙青,這樣就不用參加秀女選秀,也不用進宮了。
但仔細分析后發現,甄嬛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也不敢。
皇上處罰孫妙青,永不許再選秀,表面上看處罰不重,為什麼孫妙青如此驚慌痛苦,苦苦哀求?
按理說秀女一輩子只能參加一次,孫妙青已經參加這次選秀,以后都不用參加了,根本不用擔心「永不許再選秀」這個處罰,其他秀女被撂牌子時也沒像孫妙青這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