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郭德綱問王寶強:「聽說你在少林寺修行了6年。現實中能玩幾個?」王寶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個關于過去的故事。聽完之后,郭德綱的眼中露出了震驚的神色。
從小到大,王寶強就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唯一的「叛逆」就是去少林寺練功夫。
王寶強出生在河北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如果沒有意外,等我長大了,我也會像父母一樣成為一名農民。
然而,8歲時,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改變了王的人生道路。
當時他被屏幕上李連杰的功夫驚呆了,他想成為「第二個李連杰」,會功夫,會拍電影!
然而,一個農民家庭把孩子送到少林寺學習武術是極其奢侈的。王寶強從小懂事,他也理解。
也許是理想的靈感。王寶強第一次堅信,去少林寺學武是他這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
經過好一陣子的勸說,父母終于同意了他的請求。
後來他父親把他送到少林寺。
在少林寺的六年里,王寶強早上四點起床,早上練武術,下午學文化,晚上再復習白天的內容。
不管是冬天還是炎熱的夏天,不管有多苦或多累,不管王寶強多麼想家,都咬緊牙關。他知道父母送他來這里不容易,他一定不能白白浪費時間。
六年后,王寶強學了功夫,下山去了。後來,王寶強決定北漂,實現他兒時的夢想。
此后,他一直在工地打工掙生活費,一邊拿著簡歷,蹲在北京電影廠門口,等待機會。
很長一段時間,他要麼空手而歸,要麼只有機會成為團體演員。
每次他在電視上找自己,總是被室友嘲笑:
「你是在一個小組里表演,根本沒有特寫鏡頭。你在找什麼?」
終于在2002年,《盲井》劇組看中了王寶強的原味,通知他試鏡。
這是王寶強第一次當主角!他沒想到的是,這場表演竟然獲得了「金馬獎最佳新人」。
當時,王寶強非常高興。他拿著這部電影賺來的2000元,去手機店買了一部小靈通。
一方面方便聯系家人;另一方面也方便導演找他拍戲。誰想到,剛出店,王寶強就被三個混混盯上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