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甄嬛傳》中,大家都知道,雍正的寵妃甄嬛其實并不喜歡雍正,甚至在雍正病危之時,還專門氣他,以至于后來的雍正竟然怒極攻心而死。但是,在真實的歷史記載里,熹貴妃(也就是甄嬛的原型)照樣與雍正的關系不佳,雍正駕崩,乾隆問母親熹貴妃百年后是否與之合葬,熹貴妃:不必了。這究竟是啥原因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歷史上的熹貴妃生前的經歷說起。熹貴妃出身于鑲黃旗的鈕祜祿氏,其父親被封一等承恩公。這樣的出身,在當時的皇族雖然不算很高,但相對平常百姓家,卻也是榮華顯赫了!不過,歷史上的清朝有這樣一個規矩:但凡是滿族貴族的女兒,都得參加選秀,在選秀前,她們是沒有婚姻自由的。
鈕祜祿氏11歲便被選入宮中,做了比她大15歲的胤禛的妾室格格。啥是妾室格格呢?說白了,就是胤禛身邊的一名小妾。而且當時還是最不受寵的妾室格格。鈕鈷祿氏的這個妾室格格一做便是11年,當時的胤禛可還只是一位皇子,他身邊的一位小妾,其身份就更是微不足道了!所以,當時的鈕祜祿氏對雍正根本也談不上感情了。
在《甄嬛傳》中,四阿哥弘歷是甄嬛的養子,但在歷史上,鈕祜祿氏熹貴妃(也就是甄嬛)可是弘歷的生母。
然而,縱然鈕祜祿氏后來生下四阿哥弘歷,她的身份地位也沒有發生變化。這對于當時的鈕鈷祿氏來說,心中就難免有些怨恨了!直到公元1721年,10歲的弘歷受到爺爺康熙的寵愛,胤禛也因此受到父皇的重視時,鈕祜祿氏才被胤禛封為熹妃。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