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里誰的愛更驚艷?別吵了,愛的三境界很多人沒看明白

《長相思》是可以看成群像戲的,尤其是愛情也呈現出不同人對待的不同模樣。也可能是這種多樣性更有討論話題度,讓這討論變成了爭吵。

小編只想說,每個角色都在認真努力地活著愛著,自己覺得值不值得更為重要,其次就是看愛的格局夠不夠大,人性中的美好夠不夠多了。

來聊一些關于愛的干貨吧。

很喜歡王國維的三境界說。在《人間詞話》里這樣寫: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這三重境界放在愛情的過程里,也非常地恰當,是一個尋覓到獲得的過程,是一個在相愛中感悟人生的過程。

都說相愛容易相守難,相愛容易是因為荷爾蒙可能在某一個瞬間爆表就愛了,比如心動,但是相守讓愛持續下去是一個過程,是漫長歲月的洗禮,是生活雞毛和煙火的輪番蹂躪,需要的不再是感覺,而是愛的能力。

社會心理學家埃里希·弗羅姆在《愛的藝術》里說:大多數人都把愛的問題看成主要是被愛的問題,而不是看成主動去愛和愛的能力的問題。于是,愛的問題就是如何能被愛,如何變得可愛。

或許我們一直都對愛的態度錯了,我愛你的主語永遠是我,而不是你,可是這個主語如何去愛,在《長相思》里可以找到教科書般的答案。

一重境界:我愛你有什麼錯

我愛你有什麼錯?我只是想和你長相守,有什麼錯?這是玱玹對小夭說的話,這段話應該會在《長相思》第二季播出,是男女主感情線的一個沖突頂峰。

的確,玱玹愛小夭沒有錯,渴望和小夭在一起廝守一生也沒有錯,可為什麼小夭那麼地失望和傷心,寧愿結束自己的生命,也無法接受這份愛?

因為玱玹的這份愛里,除了愛沒有小夭,這就是前面說的我愛你的主語是我,這個我要如何對待所愛之人。

玱玹的愛是沒有尊重的。在前期,玱玹因為要搞事業,已經放棄了愛小夭,但是他也在時時刻刻關注小夭的感情變化,他很清楚涂山璟在小夭心中的位置,可是他還是在兩個人大婚的前夕,聯手涂山篌滅了涂山璟。

而且他為了小夭留在他的身邊,還放出了小夭生父是赤宸的秘密,讓小夭從皓翎大王姬一夜之間變成了大魔頭赤宸的女兒。

看到這里,你是不是也覺得玱玹給小夭的這份愛太過窒息了,根本沒有考慮小夭的感受。

其實,玱玹對待小夭的態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小夭剛回到皓翎時候,不愿意承認自己是小夭。玱玹要去追問小夭,皓翎王不讓問,說她不愿意承認,就不要問。玱玹不理解,皓翎王說你會理解的。

可是,看到最后玱玹似乎也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那就是在感情中的尊重,尊重是愛一個人的基礎,沒有了尊重,再好的愛也只能成為對方的負擔。

在這部劇中,和玱玹一樣因為愛跌破底線的人還有辰榮馨悅。馨悅嫁給玱玹成為西炎王后,她不介意玱玹的后宮粉黛,也不介意玱玹娶了阿念,因為這些人都不會撼動和威脅她當王后的地位,也可以說她發現這些人都沒有入玱玹的心,包括阿念。

但是小夭入玱玹的心了,她恐懼小夭取代她的王后之位,她也嫉妒小夭入了玱玹的心,所以下狠手要除掉小夭。

玱玹和馨悅把愛當作謀求一切的手段,最后又在愛人這件事情上迷失自己,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終玱玹得了天下永遠失去小夭,豐隆用命為馨悅保住了王后之位,也得在冷宮里待一生。

現實中,很多愛或許就是這樣變質的,在自己的付出中感動,得不到回應特別委屈,沒有給予對方充分地尊重,最后導致反目不愛。

二重境界:你愛我一分我就愛你一分

《長相思》里豐隆出場比較晚,他的高光是在婚禮上的那一句,讓她走。相柳在婚禮上要帶小夭走,因為小夭曾經答應過他,要還一個請求,小夭想到自己發的毒誓,也是不寒而栗,選擇了跟著相柳走。

這是在赤水的婚禮,以一族之力來攔阻相柳也不是不可能,當然相柳是以防風邶的身份出現的,但是豐隆覺得無論是從自己的尊嚴,還是對小夭,讓他們走,是最后的體面。

豐隆的性格決定了他對愛情的表現也是粗枝大葉的,而且會有權衡取舍。他對小夭的愛,便是一種權衡挑選后,覺得小夭的各方面條件都和自己符合,他也能做到小夭的要求,婚后只有小夭一人,不會再納妾。

其實,豐隆的愛雖然有權衡,但不是算計,是各取所需的公平交換。其實,在相愛的過程中,公平的互相給予,已經能讓親密關系融洽了。

就像小夭說串子和桑甜兒的愛情婚姻,一開始桑甜兒給了串子假意,串子感受到了對方的喜歡,也就會付出自己的喜歡,桑甜兒因為串子給了自己喜歡,又會從假意變成真心,就這樣循環下去,相守一生桑甜兒和串子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其實,小夭對待愛情的態度一直也是這種計較的態度,劇中沒有把女主寫得太過完美,也是一大亮點。小夭對待感情特別謹慎,即便是看到對方的付出,都不一定相信,也不會輕易付出真心的人,但是她會要求對方是全身心投入愛她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能讓相愛這件事做到最大化的公平付出和獲得,就已經是不容易而來,所以這是大多數人的愛之能力。

你愛我一分我就愛你一分,讓這份愛有尊重,但也有計較,不算計不辜負。可是,這還不是具備了最完整的愛之能力,因為自己的愛總是要跟著對方的變化而變化,從某個角度上來說,是把選擇權交給了對方。

我愛你的主語,已經不是我,而變成了你。

三重境界: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都說涂山璟是作者桐華給所有女子的禮物,小編并不這樣認為,還有人說相柳是小夭的情欲表現,小編更不能認同。在小編看來,涂山璟和相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類人,盡管他們的性格經歷不同,選擇應對事情的方式也大相徑庭,但是他們的底線是一致的,底層邏輯是同路人。

涂山璟和相柳是具備愛人能力的人,他們愛的能力是強大并且完整的。

在《愛的藝術》這本書里對愛的理論觀點是:不成熟的愛說,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成熟的愛說,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涂山璟和相柳的愛都屬于成熟的愛,是有自主性的愛,主動愛一個人,既清楚對方的需求,又能清晰愛的邊界。

不是他們的愛不計回報,而是他們知道自己愛一個人,就是要尊重對方,給予對方的需求,這個愛的過程,是自己甘之若飴,心生歡喜的。

如果對方回應了這份愛,那便是涂山璟的做法,看看涂山璟和小夭的日常相處和溝通對話,有很多可取之處,后面我還會從干貨角度去解讀。

如果對方沒有回應這份愛,那便是相柳的做法,只是作者賦予了相柳更為驚艷的部分是成全。面對沒有回應的愛,最好的方式就是放手,然后放過自己,這在現實中已經是難得,而相柳不僅做到了,還會成全小夭,并且不讓小夭知道。

玱玹不止一次問過小夭,如果在涂山璟和他之間,小夭會選擇誰?玱玹也會在事情的選擇上,去試探小夭,看看小夭會不會站在他這一邊。可是,涂山璟和相柳沒有讓小夭做過這種選擇。

不管是涂山璟和相柳都知道,無論小夭選擇誰,都是小夭的選擇,尊重和接納是愛的基礎。

涂山璟知道小夭是不會輕易付出真心的女子,也不相信愛情,但是他愿意做先付出的人,因為他知道自己愛的人就是小夭,他要守小夭一輩子,這是他重生后的目標。

當所有人都在謀生活,而涂山璟謀小夭。

涂山璟和相柳會因為小夭較勁,甚至相柳還會時不時戲弄一下涂山璟,但是兩個人都不會在做事上,為難對方,也不會使絆子搞陰謀。

為什麼我說涂山璟不是禮物呢?因為世間萬物之美好不是不存在,只是你不相信而已,你看,即便是小夭不愿意相信任何人,嘗遍了世間殘酷,但是看到涂山璟擋蠟油的時候,還能見其美好。

當你負重前行不再相信愛情不再相信人心的時候,希望你能想起《長相思》,記得一句話: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