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香減玉消......
提起《甄嬛傳》這部影視劇,甄嬛是那個毫無疑問的女主角,從不諳世事的嬛嬛到黑化后的鈕祜祿·甄嬛,電視機前的觀眾跟著她的視角,與其一起經歷了甄嬛的半生宮斗。
許多人都說若非皇宮無情,甄嬛也是一個心善的女子,不過,在觀眾心里甄嬛雖心善,卻不及她的妹妹玉嬈的十分之一。
在這部劇里,除了不存在的純元外,也就只有玉嬈一人從頭至尾都保持著一份赤子之心罷了,也正是因為玉嬈的與眾不同,引起了雍正帝的注意。
那麼,玉嬈該如何化解這份「危險」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天真無邪,勇敢直率
玉嬈在這《甄嬛傳》的前半部分幾乎沒有戲份,唯一出場的幾次還是很小時候,跟隨著母親來到宮中看望姐姐甄嬛,但這幾次簡單的出場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清脆的嗓音、如銀鈴般的笑聲、充滿童稚的話語,讓我們看出玉嬈這個孩子純凈的心靈。
甄嬛前期只是依附著雍正帝的一棵菟絲花,沒有自己的權勢,日子好過與否只憑著皇帝的一句話。
再加上封建時期的制度是,女子一旦嫁人就是婆家的人了,沒有婆家的允許輕易不能回娘家,后宮的嬪妃更是如此,一旦入宮宮墻相隔,想見家人一面更是艱難。
因此,甄嬛和自己的妹妹沒見過幾次,要不是雍正帝對甄嬛還有些寵愛,恐怕屈指可數的幾面也是難以相見。
後來甄嬛的孩子沒了,她躺在榻上哭的梨花帶雨,請求雍正帝為這個還沒有出生的無辜生命報仇。
看著哭斷腸的甄嬛,雍正帝心中雖有憐惜和愧疚,但他卻絲毫不提為孩子報仇的事兒。
甄嬛心中難過又悲涼,但又能向何人求助呢?借著雍正帝對自己的愧疚之心,甄嬛提出想讓自己的妹妹玉嬈進宮來陪陪自己。
雍正帝一想,這也是人之常情合情合理,索性就同意了,這是長大后的玉嬈第一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里。
她已經不再是之前那個充滿童真的孩子了,成長為了一個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溫婉大方小鳥依人,連甄嬛見了也感到驚奇。
是啊!這麼長時間都沒見了,自己的妹妹已經長的這麼大了。
雍正和玉嬈
不過,好在這姐妹二人并沒有因多年不見而生分,反而更加姐妹情深。
玉嬈知道姐姐剛剛失去了一個孩子,滿心希望自己能緩解她內心的悲傷,于是玉嬈每天都變著花樣的安慰甄嬛,這讓觀眾不禁感慨有這樣一個妹妹可真好啊!
甄嬛看著妹妹的笑顏內心開闊了許多,沒想到此時雍正帝居然對玉嬈竟起了不該有的心思,這讓甄嬛有點擔憂。
玉嬈為人雖然純良卻也不是個傻子,她看著雍正就想起他對自己的姐姐并不好,內心一點也不高興。
其實雍正第一眼看到玉嬈,就對她一見鐘情了,當時的玉嬈穿著一身素衣、不施粉黛,這模樣一下子就將皇帝的回憶勾了起來。
他恍惚間好像看到了純元在對自己微笑,無形中雍正對玉嬈也起了愛慕之心,因為比起甄嬛的樣貌和氣質,玉嬈更像當年的純元皇后。
然而,玉嬈面對雍正帝的告白,內心沒有一點波瀾,她扶著甄嬛的手:
「姐姐喜歡的東西我不會沾染分毫!」
這番語言天真又直率,甄嬛看著自己疼愛的妹妹笑了起來,雍正帝也不好繼續再說什麼,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可真的就這樣過去了嗎?
玉嬈獨特的價值觀
很快甄嬛發覺自己得寵只是因為「菀菀類卿」,隨后和雍正帝大鬧了一場,還說出了一句經典台詞:
「臣妾的一片真心,終究是錯付了!」
自此之后甄嬛失寵,自請到甘露寺思過,她的父母家人也因此遭難,被流放到了寧古塔,其中自然也包括甄嬛的妹妹玉嬈,一家子在寧古塔過了一段辛苦了的日子。
不多時因著宮中眾多人的助攻,懷有身孕的甄嬛又一次回到了宮里,這一次回宮的不再是從前的「菀菀」,而是黑化之后的鈕祜祿·甄嬛。
總有人看不慣甄嬛得寵,便施計請來了甘露寺的尼姑準備告她的狀,甄嬛又豈是任人擺布的布偶,當即又請來了甘露寺的主事準備反擊。
因為這一次事件玉嬈再一次出場了,她勇敢的站在姐姐身前為姐姐辯白。
這股氣節又讓雍正帝再一次注意到了這個女子,更覺得玉嬈和純元之間很像,故而又一次動了想要納其為妃的念頭。
甘露寺事件一過,身為貴妃的甄嬛將玉嬈留在了宮里,和玉嬈正在宮里談心。有一次姐姐正問著妹妹在寧古塔所受的苦楚,雍正帝又來了。
玉嬈規規矩矩的向皇帝請了安,隨后就坐在姐姐身邊攪弄著自己的手帕,偶爾還會接雍正帝的話,但也都是一些再幼稚不過的回答。
雍正帝看暗示沒用就想著直接來明的,當即詢問玉嬈愿不愿進宮侍候,此話過后甄嬛擔心的看著自己的妹妹,她知道雍正帝想要納玉嬈為妃也是因為「菀菀類卿」。
甄嬛自然不愿意讓純潔的妹妹,也被這黑暗的宮廷污染,更怕妹妹拒絕了皇帝之后會惹禍上身。以往玉嬈總喜歡攪弄手帕,但這一次她停下了:
「我寧愿嫁給普通人做正妻,也不愿嫁給皇帝做妾。」
雍正帝的臉色并不好看,但甄嬛在一旁為妹妹說話前,說玉嬈還只是個孩子。
看著停止后又繼續攪帕子的玉嬈,又想到從前也是如此堅決的純元,雍正帝便沒再追究離開了。
其實如果不是玉嬈「攪帕子」的行為,即使有甄嬛在一旁求情,今天這件事也不可能善了的。那麼玉嬈這一行為,為什麼讓雍正帝放棄了納她為妃的念頭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古時候及笄的女子行為舉止都不會再像小孩子那樣沒有規矩,玉嬈本也是個端莊大方的女子,但「攪帕子」的行為卻體現了她的孩子心理。
與此同時,她的這一行為也向雍正帝暗示了:
「自己還是個孩子,不合適結婚。」
也正是憑借著這樣的機敏和直率,雍正帝才沒有緊追著玉嬈不放。
否則玉嬈這樣拒絕皇帝的行為,就足夠甄家人再去一趟寧古塔了,可以說這甄家父母還要感謝玉嬈這一孩子氣的行為。
玉嬈有著不輸于甄嬛的靈氣和聰慧,但這樣一份聰慧卻很好地隱藏了起來,頻頻在雍正身邊「攪帕子」透露出些許的孩子氣,讓自己和甄家躲過了一劫。
多年之后,玉嬈嫁給了活潑開朗的允禧也算是得償所愿了,她獨特的婚姻價值觀在那個蠻橫的封建社會得到了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