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和剛26歲就登上了央視春晚的舞台,是全國觀眾都熟知的男高音歌唱家,一首《父親》,讓無數兒女潸然淚下。
諸如此類的歌曲還有《兒行千里》、《拉住媽媽的手》、《叫一聲我的親娘》等等歌頌親情的經典歌曲。
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的劉和剛,其實是地道的農村小伙,為他供他學習唱歌,父親硬是付出了兩根手指的代價。
從那個時候起,他就下定決心,以后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可是等他結婚之后才發現,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方方面面都要照顧得到。
劉和剛的祖籍是在山東,早年父母為了生計,跟隨闖關東的大軍來到了黑龍江開荒種地,父母親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1977年,劉和剛出生了,是家里的第三個孩子,他還有兩個姐姐。
劉和剛至今猶記,小時候的冬天特別冷,每當下雪的時候路面就很滑,是兩個姐姐輪流背著他去上學。
當時父母的收入都很低,最低的時候每年只有三百塊錢,為了改善生活條件,父母親都是沒日沒夜的勞作,父親除了種地,還會給別人做木工,開拖拉機。
劉和剛從小就遺傳了母親的好嗓子,在田間勞作的時候,母親就會唱起沂蒙山小調,只要母親一唱歌,劉和剛就不覺得累了。
父親看小兒子這麼喜歡音樂,就省吃儉用的給劉和剛買了一只口琴,把劉和剛樂的晚上睡覺都抱著。
長時間的勞作,讓母親落下了病根,只要干點重活,就腰疼的直不起來。
後來已經嚴重到不能下床走路才去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腰椎結核,唯一的治療方法就是做手術,但是手術之后就再也不能干重活了。
母親想著家里的三個孩子,說什麼也不肯手術,只好回家躺著養病,那段時間里,都是大姐回家做飯。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