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的熒屏熱鬧非常,掃黑劇《狂飆》,科幻劇《三體》,都市生活劇《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
每種類型都有,百花齊放,滿足觀眾的各項要求,而其中獨獨缺少一個最受歡迎的類型,那就是古裝劇。
《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作為一部短小精悍的古裝劇,以獨特的題材和高級的質感,一直受到各方關注。
昨日,觀眾翹首以盼的《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終于開播,平台熱度首播破6500,熱度討論度都將其他熱播劇甩在身后。
只是這討論中并不全都是好評,豆瓣第一時間評論幾乎全是一星、二星的差評,觀眾給的棄劇理由集中在了男主演技和劇情方面。
難道張若昀和馬伯庸的組合都救不了這部劇了?
劇情事無巨細,平鋪直敘,缺少[高·潮]與爆點
《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算學天才帥家默因一次偶然,發現仁華縣稅賦賬冊一個長達百年的賦稅錯誤,開啟了糾錯證實之路。
之前說過,《顯微鏡下的大明》原著是一本明朝科普讀物,收錄了歷史細節中考證的6個小故事。
絲絹案是第一個小故事,原著中的篇幅很多,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便能看完,且故事中從一個擅長算數的小人物開始,并沒有什麼固定的主角。
只是扎實講了一個歷史考究的故事,這樣的故事想要改編成12集的電視劇顯然需要大量的改動。
為了更加貼合原著,原著作者馬伯庸第一親自擔任編劇,動手改編了自己的小說。
昨日看了正片,總算明白他把篇幅都加在了哪里。
為了先建立起男主角只擅長算術的人物設定,并且順利男主發現賬目的不對的故事。
故事由男主給農民分田開始,男主利用割田分出來的田,無論如何都和地契上對不上。
兩家農民為此起了爭端,可是男主確認自己分田沒有錯,錯出來哪里,男主一時愣住了。
這時候男主的朋友要帶男主去賭坊,男主作為算術天才,逢賭必贏,城中的賭坊都不允許他進入。
除了這家新開的賭坊,而新開的賭坊不久發現男主的能力,想讓男主給他們平賬,算計了男主。
賭坊污蔑二人出老千,讓他二人賠償200兩,還要男主算賬抵債。
男主對其他都不感興趣,只要一看算賬便來了勁,自動自發開始算。
這一段的情節平鋪直敘,充分展示了男主不僅精通算術,更是一個「算癡」,除了算術對其他事都不感興趣的人。
這個時候,戚薇飾演的火腿鋪掌柜登場,得知弟弟欠了賭資,賴賬不成干脆大打出手。
一時之間賭坊雞飛狗跳,而男主就在一團亂局之中獨自沉浸在賬目中,并且迅速盤好了所有賬目。
這段劇情結束之后已經過了大半集,基本都是為了鋪墊男主算術的功力和性格。
之后賭坊的人將男主一行人告上了公堂,在王陽這個訟師舌燦蓮花一段辯白之下。
兩方達成和解,這時候男主突然想通了早上分田分錯的事兒。
他驚覺,原來不是自己分錯了,應該當初登記田產的時候就登錯了!
于是他想辦法進入了書閣中查看登記冊,這一段劇情有點匪夷所思。
書閣中登記冊眾多,男主在這麼書冊該怎麼找。劇情開始不停閃回男主兒時的經歷,一會兒又不停閃回男主好像在書架中看見了什麼人影。
男主跟上人影的位置,果不其然就是田產的賬冊。
這段劇情閃回的毫無邏輯,不知道男主兒時家里著火的經歷跟找書有什麼關系,更不知道閃回的人影怎麼就能指引書的位置。
看得人一頭霧水,莫名其妙。
《顯微鏡的大明》之絲絹案的劇情一如既往繼承了馬伯庸IP改編劇的通病。
看起來用高級的畫面和拍攝手法,拍出了一段沒有重點絮絮叨叨的劇情線。
劇情線雖然是連貫的,看起來也知道劇情大致要講一個什麼故事,但過于繁雜冗長,沒有起伏、重點和[高·潮]。
這樣的線性描述方法非常適合變成書中情節來看,但轉變成電視的話,缺了能讓觀眾有興趣看下去的「鉤子」。
張若昀演技翻車,「天才」演得像「精神病」
《顯微鏡的大明》之絲絹案有一個貫穿全劇的男主角,堪稱本劇的「戲眼」,就是張若昀飾演的帥家默。
男主角的人物設置是一個「算癡」,在數數領域堪稱天才,除了算術,對其他任何事物不感興趣。
類似這樣的「天才」人設并不是首創,很多影視劇中都有類似的人物形象。
原著小說中這個人物也是這樣,精通算術,不擅長人事關系和日常生活。
但劇中張若昀飾演這個人物的方法則是從眼神和肢體動作中體現他的與眾不同。
算賬的時候皺眉眼神用力,一副正在思考的樣子,而跟登記的對不上時,他的頭一歪,眼神專注,看起來仿佛聽不懂一樣。
這種擠眉弄眼的狀態不僅是在算術是,在日常生活中,他的狀態也不正常。
逛街的時候肢體僵硬,被人拉著走的時候頭的方向跟前進方向不一致,再配上狂亂的眼神,頗有幾分「精神狀態值得關注」的意思。
這個人物在原著中只是不諳世事的「算術天才」人設,而張若昀卻把他演成了完全不懂人間世的「傻子」。
雖然劇中戲稱他是「傻子」,但是觀眾知道這個人物只是對于某一件事過于專注了,他很聰明,只是不在乎其他事,并不是不會。
而天才這個人設顯然在張若昀理解下是要同「正常人」區別開的,結果用力過猛,演成了一個徹底「瘋了」的人。
但其實天才首先也是一個正常人,并不是精神有問題的人,并且張若昀這個人物的台詞其實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天馬行空的話語。
張若昀說台詞的方式同樣采用了一種沉浸在自己世界中,更別不與人交流的態度。
這樣演出來的男主,似乎是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
當然,《顯微鏡下的大明》屬于風格非常明顯的一部劇,口碑兩極分化很嚴重,喜歡的人會非常喜歡。
這部劇只有短短12集,不知道全部播完是否能扭轉口碑,你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