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3歲嫁給乾隆,27歲生下皇子才晉升為妃,結果之后47年沒有再被晉升,卻在70歲時突然受寵,甚至到了78歲還被乾隆頻繁翻牌子侍寢,死后更是越級享受貴妃待遇,她就是五阿哥的生母:愉妃。
要知道,乾隆可是史上有名的風流皇帝,80歲還在堅持選妃,所以愉妃究竟有何魅力,78歲還能如此受寵?又為何在70歲之前備受冷落?莫非她是天山童姥?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愉妃的一生,感受歲月的沉重。
愉妃生于康熙五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14年,祖上世居科爾沁草原,滿姓「珂里葉特」,后改為漢姓「海」,所以愉妃又被稱為「海氏」。
他父親是雍正時期的五品員外郎,算是有事跑腿,沒事閑著的編外人員,所以海氏出身并不算顯貴,她具體何時嫁給乾隆并無記載。
但公元1727年時,連親王都還不是的乾隆便已經有了八、九位侍妾,海氏多半已在其中,那一年乾隆16歲,而海氏年僅13歲。
在她之上還有「側福晉」和「福晉」,她自知和那些名門貴族出身的千金小姐無法相比,便更加老實本分、慎言慎行,她的相貌并不出眾,又不去主動討好,自然得不到乾隆的寵愛,甚至都沒啥存在感。
有趣的是,乾隆當時已被雍正秘密選為接班人,但是并未公開,所以乾隆和他的妻妾們都不知情,海氏也從未想過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會成為一國之君,但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海氏作為最早陪伴在乾隆身邊的一批人,就算不被寵愛,也應該吃到老員工福利才對,但她進入后宮后卻依然過得凄凄慘慘。
公元1735年,乾隆登上皇位大封后宮,正房封「皇后」,側房封「貴妃」,不受寵的側房和受寵的侍妾封「妃」,有孩子的封「嬪」,其他的侍妾大多也都封了「貴人」,唯獨海氏和程氏兩個存在感為零的侍妾被封為「常在」。
「常在」是個什麼概念呢?清朝后宮妃子大致分為8個等級,最牛的就是皇后,然后是皇貴妃,「常在」排在哪呢?倒數第二個,就比「答應」高一頭。
前五個都有專屬的寢宮,后三個就只能合租,怎麼說海氏當時都已經跟了乾隆十幾年,沒功勞苦勞也該有個感情分吧?結果最終卻落得個倒數第二,待遇是倒數第三的一半,可見海氏有多麼的不受寵,估計她當侍妾時也是十天半個月跟乾隆說不上一句話。
進宮之后海氏依然悶頭做自己,不爭不搶也不怎麼跟人打交道,像極了現在的社恐癥,地位低下的她免不了受貴人欺負,她只能自己忍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