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與倫比的美麗》看到余佳恩選擇離開,才明白蘇藝根本不愛許耀

《無與倫比的美麗》余佳恩和許耀戀愛多年,卻在離結婚還有一周的時候分手,為此,余佳恩恨了許耀三年,一度在簡歷上注明自己的婚姻狀況是「喪偶」。

三年以后誤會終于解開,兩個人再度牽手,但為了讓許耀的公司拿到投資,余佳恩接受了蘇藝的提議,離開許耀。

蘇藝跟許耀一起創業,說服父親為他投資,在他最低谷的時候陪他渡過難關,她為的不是賺錢,也不是因為看好許耀的能力,而是喜歡許耀這個人,想要跟他在一起。

許耀心里只有余佳恩,尤其是重歸于好后,他把余佳恩看得比一切都重要,蘇藝根本沒有機會。

原本我還覺得,蘇藝的這份用情至深是很讓人同情的,直到看到余佳恩選擇離開,我才明白,蘇藝其實根本不愛許燿。

「他幸福,所以我幸福。」

許耀的原生家庭并不好,小時候家里窮,同學丟了東西都會冤枉是他偷的,他的父親為了能讓他繼續跟同學相處,只能偷偷去道歉認錯。

所以許耀從小,就是自卑敏感的,他立志一定要做出一番成就,要改變這種現狀,要讓父親揚眉吐氣。

他跟余佳恩一起創業,失敗后欠下了一百萬的債,為了不讓余佳恩跟他一起受苦,也因為自己的自尊心作祟,他在結婚前一周消失,沒有給余佳恩任何解釋。

後來遇到蘇藝,蘇藝是一個富二代,也是他創業路上的貴人,蘇藝有錢,有人脈,在事業上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他的公司也逐漸發展起來。

就在他覺得自己的夢想就要實現了的時候,融資卻遇到了障礙,因為他在公司的股份沒有蘇藝多,投資人擔心他沒有絕對話語權。

在其他人眼里,蘇藝和許耀都是單身,郎才女貌,如果他倆能夠結婚,兩家合為一家,那麼股份的問題也就不再是問題,可許耀卻寧愿借三百萬從蘇藝手里買股份,也不接受跟她在一起。

余佳恩比任何人都清楚,創業成功對許耀來說意味著什麼,正是因為她清楚,她才愿意成全許耀。

當蘇藝來找她,讓她離開許耀的時候,余佳恩答應了,她說:

喜歡一個人其實特別簡單,他幸福,所以我幸福。

余佳恩為了成就許耀的夢想選擇離開,蘇藝卻拿許耀的夢想來要挾他和余佳恩,誰的愛更深更真,也就一目了然了。

「你的笑從來與我無關。」

余佳恩知道許耀有抑郁癥,為了讓他釋放壓力,特意買了扮小丑的裝扮,陪他發泄,跟余佳恩復合后,許耀開心了許多,笑也越來越多。

蘇藝以為許耀是因為公司的發展壯大而變得開心,林荔把余佳恩和許耀擁抱在一起的照片發給她,蘇藝才明白許耀的笑從來與她無關。

蘇藝借著酒勁向許耀表白,被許耀拒絕后,她想起了父親對她說的話,如果得不到許耀的人,那就要得到公司,不能既傷了心又丟了公司。

其實開始的時候我一直不太明白,蘇藝這麼優越的一個女人,明知道許耀心里沒她,為什麼還要把時間和情感耗費在他身上,她想找什麼樣的男人找不到呢?

後來我才慢慢發現,蘇藝想要的,并不是許耀對她的愛,而只是他這個人,哪怕他不愛她,哪怕他娶了她不會幸福開心。

蘇藝和她的父親,一方面看中的是許耀的責任感,他們知道有了這份責任感,即便婚姻里沒有愛,蘇藝也不會受傷害,而至于這婚姻是不是許耀想要的,他們并不在意。

另一方面,蘇藝作為一個富二代白富美,從小到大想要什麼都能得到,她的身邊自然也不乏一大幫仰慕者,她接受不了自己被許耀拒絕,這更多的是一種霸道和任性,不是愛。

正是因為蘇藝的霸道和任性,她才不在意許耀的感受和想法,明知道許耀的笑與她無關,還是要拿投資這件事做籌碼,逼余佳恩離開,逼許耀娶她。

余佳恩說,真正愛一個人,只會希望他幸福,而蘇藝,卻是得不到的寧愿毀掉,這就是她們的區別。

愛是成全,不是占有。

我并不覺得,余佳恩這個人有多好。 其實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明白,愛情中自己扛下所有,以傷害對方的方式替對方做決定是一件很蠢的事。

如果我是余佳恩,我不會因為蘇藝的話,或者為了許耀的夢想就隱瞞真相,一個人離開,我會說出事實,兩個人一起面對共同解決,就算解決不了,也應該由對方自己去做決定和選擇。

余佳恩這樣的做法,跟當初許耀在結婚之前扔下她一走了之沒什麼區別。

但余佳恩有一點是蘇藝永遠都比不上的,那就是她會站在許耀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為許耀著想,而蘇藝只在意自己想要什麼。

當我們真的愛一個人,我們一定是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那種只會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本質上,都是不夠愛。

蘇藝在一開始接近許耀的時候,更多的就是一種好奇心和新鮮感,她對許耀說,別人都說他很聰明,而她以一種看待獵物的眼光,想看看這個男人到底有多聰明,能做出怎樣的成績。

至于後來深陷其中,不過是因為她不甘心自己尋到的獵物被別的女人帶走罷了。這只是一種好勝心和占有欲,不是愛情。

余佳恩在愛情中的做法不討喜,那是因為她愛的方式錯了,而蘇藝的不討喜,卻是她壓根不懂愛。

余佳恩想的是成全,蘇藝想的只是得到,以蘇藝這樣的大小姐作派,就算她真的嫁給了許耀,他們兩個也不可能善終。

這就是愛和不愛的區別。真正愛著的人,即便經過了彎彎繞繞,最終也能取得圓滿,而不愛的人,即便表現得再情深意重,最后也不過是一場怨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