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專注於戲劇中的各類故事~大家好,我是許多多,陪妳一起探究戲中的愛恨情仇,品人生百味!
甄嬛得寵,皇帝恩準家人進宮來看她,甄母和玉嬈就進宮了。
甄母剛坐下,浣碧來上茶,甄母就說了一句:「娘娘身份貴重,浣碧也出落得更漂亮了。」
甄嬛還吃了一口干醋,撒嬌道:「母親也不夸夸我嗎?」
嬛嬛啊,你咋就沒聽出來你老媽就是在夸你呀。
因為你的緣故,浣碧的身份也水漲船高,從甄家大小姐的侍女變成莞嬪娘娘的侍女,所以變漂亮了。
浣碧愛顯擺的性子一下子就顯露了出來,炫耀地說著奢華的蜀錦鞋子和上好的雪頂含翠,好像是她自己的似的。
相比之下,流朱就更關注甄嬛的情感,說甄嬛一早知道夫人要來,心里高興地不行。
甄嬛單獨和母親、妹妹說著體己話,雖然現在皇帝對她極好,但她心中始終遺憾——欲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甄母道:「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
甄嬛說母親太謹慎了,甄母教她:「哪怕是尋常夫妻間,也少不得謹慎二字來保全恩愛。何況是帝王家......」
甄母說這話的時候,額頭緊促,可見是她深思熟慮,且是親身經歷過而得出的婚姻經驗。
甄母和甄父十分恩愛,他倆之間需要謹慎什麼呢?
聽到這里,其實是看不出什麼的。但接著品甄母后來的話,信息量就有點大了。
甄母又道:「娘娘心疼浣碧是不錯,但是身份的侍女打扮得太好,恐怕遭人側目非議。」
甄嬛說浣碧和她一同長大,情同姐妹。
甄母深深地嘆了一口氣:「情同姐妹,畢竟也不是親姐妹。」然后,她指了指玉嬈道:「這才是你親妹妹。」
甄母這話是意有所指,只要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始終不算是親姐妹。
二人又閑話了幾句,甄母就要出宮了。
仔細看這一段,甄母進宮就這麼幾分鐘,提了浣碧好幾次,和甄嬛大半時間都在聊浣碧,這個頻率著實有點高。
而且從甄母對浣碧的態度就可以推斷出,她早就知道了浣碧的真實身份。
面對甄父的私生女,甄母沒有大吵大鬧,反而是平靜地接受了這個既定事實。
甄父想把孩子養在身邊,只要他沒捅破這層窗戶紙,僅僅讓浣碧當甄嬛的貼身侍女,那甄母就當不知道。
浣碧的日子,不過是比其他下人們吃得好一點, 穿得好一點罷了。
甄母小心地守護著甄父心中的小秘密,也盡量不去觸碰甄父心中的這點傷痛。
甄母用自己的智慧,謹慎地維持住了夫妻間的恩愛,給甄嬛和玉嬈一個頗為圓滿的家庭。
畢竟,浣碧是罪臣之女,要是甄母鬧起來,受損最大的還是甄家,受傷的還是自己的兩個女兒。
不要因為賭一口氣,就毀了一盤還算不錯的棋。
不過,甄母心中對浣碧始終還是存在一點芥蒂。
后來,甄母再次入宮看甄嬛。
甄嬛讓甄母托話給甄父,在朝中給浣碧找個好人家,又說她要收浣碧為義妹,風風光光地把浣碧嫁出去。
一個丫鬟,居然在朝中找婆家,未免也太高調了些。
甄母臉色一僵,心中不爽,但聽女兒的語氣,早就知道了浣碧的真實身份,此時再追究什麼也沒有意義了。
甄母涵養很好,說道:「娘娘看重浣碧,自然是應當的。」
甄母內心想道,我謹慎了大半輩子,維持了幾十年的夫妻恩愛,不能在最后的關頭破防,這點委屈我就忍了。
浣碧的事,我一定好好上心,辦得讓你們兩父女滿意。
不得不說,甄母是個有大智慧的人。
感謝觀看!有什麼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如果你喜歡看劇,別忘記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好看有趣的影視劇哦!